12月7日,成都市区在没有受到破坏的情况下,经过谈判,宣告和平解放。可以这样讲:每年成都的国庆庆典,是成都及四川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全面体现,也是高度浓缩的历史瞬间。仅仅9个月后,就迎来1950年的国庆节。成都在哪里进行这项重大国家庆典呢?由于当时的老皇城前还是一片破败景象,这次庆祝活动确定在北较场举行。清代重建成都城,逐步建成东、南、西、北四大较场。四大较场中,影响最大的是北较场。1937年底,日军占领南京前夕,黄埔军校本部迁到成都,称中央军校。在此举行庆典,安全问题当然就有了切实保障。8个乡2万多名剿匪自卫队员,雄赳赳地列队接受了当时军政领导人和到会群众的检阅。
被困于成都的胡宗南乘飞机逃往海南岛。成都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已失去抵抗力。12月7日,成都市区在没有受到破坏的情况下,经过谈判,宣告和平解放。
1949年12月2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:自1950年起,“以每年的10月1日,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,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。”(见《人民日报》1949年12月5日)。
可以这样讲:每年成都的国庆庆典,是成都及四川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全面体现,也是高度浓缩的历史瞬间。
1949年12月29日,解放军在成都举行隆重的“入城式”。仅仅9个月后,就迎来1950年的国庆节。成都在哪里进行这项重大国家庆典呢?
相关史料记载:1950年10月1日,成都人民满怀激情举行了第一次庆祝国庆的大型活动。由于当时的老皇城前还是一片破败景象,这次庆祝活动确定在北较场举行。
所谓较场,是古代驻扎军队的营房和练兵演武的大操场,常也写作校场。清代重建成都城,逐步建成东、南、西、北四大较场。四大较场中,影响最大的是北较场。1935年10月1日,国民党在北较场设立黄埔军校成都分校。1937年底,日军占领南京前夕,黄埔军校本部迁到成都,称中央军校。
1950年前后时期的成都北较场。郑光路供图。
1950年时成都皇城内的贫民棚户区。郑光路供图。
1950年后,成都皇城内成为成都市政府办公地点。牌坊悬挂毛泽东画像。路旁停着几辆美式吉普都是战利品
1950年10月1日国庆节,群众队伍中的“和平女神”,五角星上有“和平”二字。郑光路供图。
1950年时,北较场成为戒备森严的解放军西南军区所在地。在此举行庆典,安全问题当然就有了切实保障。
1950年10月1日下午3时,成都郊区8个乡的农民剿匪自卫队员,和城内的机关干部、学生、各界群众,及解放军官兵近6万人齐聚北较场,欢庆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。8个乡2万多名剿匪自卫队员,雄赳赳地列队接受了当时军政领导人和到会群众的检阅。
这时历经动荡战乱的中国人,渴望安宁生活。我收藏了一张1950年国庆节成都北较场上,群众队伍中“和平女神”造型的珍贵老照片,反映了这种“渴望和平”的时代信息。
当天晚上,全城市民有组织地进行了提灯大游行,各种样式的灯笼将夜空映得一片透亮……
作者:郑光路
【摘自郑光路《成都“变脸”——中国城市近代化缩影》(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,2018年出版)】
来源:封面新闻
全国各省省会解放时间如下:
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,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1947年7月起,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,全面进攻 第一阶段――战略防御(1946年6月―1947年3月)1946年6月26日,停战有效期刚过。